减负令,教育部下令已经多年,效果怎样,别的不清楚,就我所见环境中小学不仅没有减下来,负担是有增无减,在教育科研论文成果丰收专家多如牛毛的空间中,一个科学的有益青少年成长的减负令,成了诸多专家学者不能解决的难题。是难题吗?好像不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经历的时代成长过程就没有需要减负令来减负担,更多的是自我增负,为什么学习西方学校课堂模式在中国会变成科举应试模式,显然需要认识学科教学目的作用,目前学校学科教学现状,现行负担形成的根源。
学科教学是社会实践中学科角度分离出对这一学科加速发展的选择,目的不在分,而是学科局部的高速发展并回到实践中促使实践在这一角度发展。因此学校学科教学需要在分中加速,实践合成中提高,循环往复向上发展,学科教学的作用就是学习者在实践中驾驭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淀在某阶段的定格。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常用能够提高,不用也可消逝。因此基础教育学科内容应选择常用适合阶段发展的优化组合。而非越多越好,越厚越有水平。
下面认识负担形成的根源及现状,高考以来,不同专家均想把自己所在学科作为主课,并以教材的形式教育部的名义进入学校教育教学,学科门类增加,从早期的数理化语政加入英生,文科地历也从副课变成主课,艺术生音体美也成了艺术生主课。基础教育从五门变九门学科,艺术生十门更是家长烧钱牺牲周末休息来完成艺术成长。书本变厚内容增加,这是负担增加另一个原因,因为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校老师,使得每门主课均有配套资料练习册套题练习。每门主课作业量是原来八倍以上,学生不可能在课堂完成,就变成了家庭作业,课堂教学仅能完成教或少量简单练习,学生学的过程即作业只能在家里熬夜,一挤占家庭生活教育空间,二加大家长生活负担,辅导作业本该老师的任务成了校外机构赚钱或者家长重负,三休眠不足,破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此负重下,升不到大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所学,社会实践中根本用不上,即使上了大学研究生除本专业大部分也是无用的。显然中小学学生无选择权是这一问题的根源。事实上,德国教育学校格局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学科知识下放,这是负担增加的第三个原因,为了高考筛选,高考分数分出档次,学科内容难度增加,大学知识下放高中,高中内容下放初中,初中内容下放小学,小学内容下放学前教育。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名义超前发展并以教育部颁布教材内容进入校园,使得中小学教学负担雪上加霜,高考选择本应属于高校自己权力的筛选以封建科举-高考的名义成了权力赐予,并以等级的形式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中小学基础教育为这个落伍世界教育的封建科举—高考筛选服务,从入小学就开始为分数奋斗的艰难旅程,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均为成长发展服务,唯独我国为筛选服务,分数标签,等级观念淹没着发展的灵魂。消磨着理性的选择。
从以上历史痕迹不难看出,教育部本就是负担加重的推手,教材,教材内容,高考,在改革的进程中理性没有介入,专家路线烙上了清晰的烙印,专家犯错误这本是常识,因为探索过程99%在错误中爬行,仅有1%正确。因而专家的提议意见需要民主科学多维的意见消除其中错误的可能,教育部教材教材内容高考显然官僚的缺少学习世界优秀基础教育教学选择,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的出发,专家即真理的左右中小学基础教育,犯了官僚主义的错误,而问题出现后有犯了简单的教条命令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得减负令成了一纸空文,解铃还需系铃人。问题出在高考教材教材内容不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解决问题也就需要从这些地方入手,减少必修门科提供选择门科,减少课程内容把学科教学压缩在学校完成含作业,不适合实践合成教学环节的内容难度过大的内容舍弃。给学科科教学,学科合成实践,生活社会教育各一份时空,还高考筛选权于高校成了破除谎言的必由之路。
谎言从官僚的专家路线生成虚,就需从民主科学的群众路线中落为实,解决点滴问题中减负令变成生效令。不从问题中出发,那“减负令”只能成为谎言。